在生命科學、農業育種、法醫鑒定等領域實驗研究中,組織樣本的破碎與均質化是提取DNA、RNA、蛋白質等生物分子的關鍵步驟。然而,面對硬骨骼、結締組織、植物纖維等“頑固樣本",傳統研磨方法常因效率低下、交叉污染、溫度失控等問題成為科研進程的瓶頸。近日,上海凈信推出的Tissuelyser-II高通量組織研磨儀憑借其192樣本同步處理、3分鐘完成破碎、微米級研磨精度的突破性性能,成為實驗室高效預處理領域的核心研磨設備,為多領域科研提供強有力支持。
突破傳統:從“單點突破"到“批量制勝"
傳統組織研磨儀受限于單次處理樣本量,科研實驗人員常需耗費數小時重復操作,且難以保證樣本間的一致性。凈信Tissuelyser-II通過多孔適配器設計,可同時容納2ml*96孔板*2或2*50mL研磨罐,實現“一機多管"的高通量處理。例如,在農業育種研究中,科研實驗人員需對數百份植物葉片進行基因組分析,使用該設備后,原本需分8批次處理的樣本可一次性完成,顯著提升樣品研磨實驗效率。
更令人矚目的是其3分鐘快速破碎能力。實驗設備采用三維一體震動模式,通過高頻振蕩驅動碳化鎢或不銹鋼研磨珠在樣品管內進行8字形三維運動,對樣本施加高頻撞擊、剪切與摩擦力。根據實測數據顯示,針對小鼠骨骼、牛軟骨等高韌性樣本,設備可在2分鐘內將其破碎至5微米級均質狀態,且滿足后續PCR、質譜等高精度分析需求。
低溫護航:破解熱敏樣本研磨難題
對于RNA、酶等熱敏性物質,傳統研磨因機械摩擦導致樣本升溫,易引發降解。凈信高通量組織研磨儀通過液氮直冷技術與預冷適配器設計,構建起“全程低溫保護鏈"。用戶可將裝有樣本的適配器浸入液氮中預冷幾分鐘,隨后直接裝入主機研磨,無需反復冷凍,既節省液氮消耗,又確保了樣本溫度始終處于低溫狀態。
在某蛋白質組學研究中,科研團隊需要從大鼠腦組織中提取完整膜蛋白。使用該設備后,樣本研磨過程中溫度波動得到有效控制,提取的蛋白比活性較傳統方法得到了顯著提升,為后續結構解析提供了更高質量樣本。此外,設備配備的鈦合金研磨罐與特氟龍密封圈,可有效防止金屬離子污染,確保生物分子的原始活性。
目前,高通量組織研磨儀已被廣泛應用于生物醫藥、農業、地質、法醫等多個行業領域。在制藥行業,企業利用其批量處理藥片、糖衣丸等樣品,加速新藥研發進程;在地質勘探中,設備可快速破碎礦石樣本,輔助稀有金屬分析;在玩具檢測領域,其高效研磨能力助力RoHS指令合規性篩查。
值得關注的是,該設備通過模塊化設計支持個性化定制。用戶可根據實驗需求選擇24孔、48孔、96孔或192孔適配器,適配0.2mL至50mL不同規格樣本管。
國產替代:打破進口壟斷
長期以來,組織研磨儀的市場被歐美品牌所壟斷,其單臺設備價格高達15-25萬元,且維護成本高昂。凈信Tissuelyser-II高通量研磨儀設備以3.5-8萬元的定價策略,實現了性能與價格的雙重突破。其核心部件均采用國產高精度制造工藝,故障率低于0.5%。
此外,上海凈信還建立了覆蓋全國的48小時響應服務網絡,提供免費安裝調試與操作培訓。某基層疾控中心負責人評價:“過去進口設備維修需等待2周,現在凈信工程師2小時內即可上門解決,真正實現了‘用得起、用得好’。"
綜上,上海凈信推出的 Tissuelyser-II 高通量組織研磨儀,為實驗室樣本的前處理研磨帶來了革新。它可 192 樣本同步處理,3 分鐘快速破碎頑固組織,還有 5 微米級研磨精度,設備采讓實驗精準可控,同時還打破了進口壟斷,推動科研效率提升,加速科技成果轉化。